癌疲憊,癌症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
癌疲憊困擾程度超越疼痛
癌症連續37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之首, 病人接受治療的方法有手術治療、化學治療、放射線治療、抗荷爾蒙 治療、標靶治療、免疫治療等,這些方法雖然有效,但常伴隨食慾不振、噁心、嘔吐、腹脹、腹瀉、疲憊、頭暈、抵抗力變差、放射性口腔潰瘍、放射性皮膚炎…等副作用。
其中,癌因性疲憊症是癌症病人最常面臨的狀況,嚴重影響生活品質,但因病人常認為「生病累是正常的、理所當然的」,而鮮少主動說出口,使得狀況易遭忽略。
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於全台23所醫療院所進行大規模研究調查,結果顯示,高達92 % 癌症病人有癌因性疲憊症狀況,其中有1/4屬中重度疲憊症,即疲憊分數達4分以上,困擾程度甚至還超越疼痛、睡眠困難、食慾不振、憂鬱等症狀。
世界衛生組織正視癌疲憊, 列入ICD-10診斷碼
癌疲憊狀況儘管臨床上很常見,但在過往經常被醫師忽略,原因之一是沒有有效治療的藥物,而該情況也隨著適應症的治療藥物問世,而逐漸開始改善,甚至還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列入ICD-10診斷碼,顯示其重要性。
身體在罹癌後會開始發炎,產生自由基來傷害正常細胞內的粒腺體,由於細胞有9成能量仰賴粒線體製造,一旦受損,會讓人體多項數值降低,產生與活動量不成比例的疲累感,未妥善處理將讓體力嚴重流失,影響生活品質,甚至無法負荷後續的癌症療程。
研究指出,黃耆多醣能提升身體抗氧化能力、增加細胞的抗氧化酵素,還能保護粒線體,甚至增加粒線體的複製,透過改善疲憊狀況,達到輔助改善癌友生活品質,及協助完成整體癌症療程的目的。
認識更多癌疲憊:
2019-愛你不累CRF動畫衛教影片
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